易哈佛考试

易哈佛 \ (综合)精编讲义重点归纳26条
(综合)精编讲义重点归纳26条
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上矢状窦是非感染性静脉窦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部位。最常见于脱水和衰弱的婴儿,也见于创伤、肿瘤、口服避孕药、妊娠、血液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有时原因不明。

2.半月板损伤慢性阶段的体征有关节间隙压痛、弹跳、膝关节屈曲挛缩与股内侧肌的萎缩。有时在活动时突然听到“咔嗒”一声,关节便不能伸直,忍痛挥动几下小腿,再听到“咔嗒”声,关节又可伸直,此种现象称为关节交锁

3.骨干骨折病人,尤其是暴力大、损伤严重者,骨折处形成大的血肿。髓腔内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可进入破裂的静脉内,随血循环到达肺和脑等器官,引起肺栓塞和脑栓塞等。

4.无论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或伸直位,来自前方的使胫骨上端后移的暴力都可以使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相对少见,通常与前交叉韧带同时损伤,单独后交叉韧带损伤更为少见。

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率0.1%~0.4%不等,不同的种族、地区发病情况差别很大。女多于男,比例约为6∶1。左侧多于右侧,双侧者也不少见。发病原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与种族、地域、基因异常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症是髋关节脱位的重要病因。病理发生在髋臼、股骨头、颈、关节囊的原发性病变和继发性病变。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6.骨关节炎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初期为轻微钝痛,以后逐步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病人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之为“静息痛”

7.股骨颈骨折术后处理: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后,骨量正常,解剖复位,固定效果可的,即可在床上坐起,主动活动膝、踝关节,但不能侧卧、盘腿,必须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变换体位,6周后扶双拐下地,逐渐部分负重行走。骨愈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后即可伸屈髋关节,练习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伸膝。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和耐受力可于24小时后,在护工帮助下,开始下地活动。术后1周开始借助助行器下地活动。

8.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型期三期。

9.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若桡侧或尺侧移位未得到纠正,或合并了骨骺损伤,骨折愈合后,可出现肘内、外翻畸形

10.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