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一旦确诊立即手术。术中应尽量关闭十二指肠残端,并行十二指肠造瘘和腹腔引流。如因输入袢梗阻所致需同时解除输入袢梗阻。
2.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需要结扎、切断高位食管至贲门上方3~4cm。
3.任何开放性骨折,原则上清创越早、感染机会越少,治疗效果越好。通常伤后6~8小时内是清创的黄金时间,此时污染伤口的细菌尚未侵入组织深部,经过彻底清创缝合术后,绝大多数可以一期愈合。
4.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表现为呕血还是便血以及血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的多少,而出血的部位高低是相对次要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40%~50%,其中3/4是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义是,如果一次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约800~1200ml以上),并引起休克症状和体征,即为消化道大出血。
5.正常门静脉压力为0.98~1.47kPa(100~180mmH2O),超过2.45kPa(250mmH2O)时即为门静脉高压(PHT)。
6.壶腹周围癌的恶性程度低于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胰头癌。壶腹癌:黄疸出现早,可呈波动性,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有关,大便潜血可为阳性。合并感染时有发热、腹痛和黄疸。对无手术禁忌和转移的病人可行Whipple手术。胰头癌早期诊断困难,80%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约为20%,预后很差。胰头癌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由于癌肿压迫或浸润胆总管所致。胰头癌致胆道梗阻一般无胆道感染,若合并胆道感染易与胆石症相混淆。
7.肝内胆管结石又称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而难治的胆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胆汁淤滞、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
8.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原因有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嵌顿的结石直接损伤黏膜,以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如病情进一步加重,病变波及胆囊壁全层,血管扩张,胆囊壁增厚,甚至浆膜炎症,有纤维素或脓性渗出,发展至化脓性胆囊炎。
9.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所引起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继而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或黑便和腹水等。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主要是内镜下硬化治疗:经内镜将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直接注射到曲张静脉腔内或曲张静脉旁的黏膜下组织,使曲张静脉闭塞,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预防再出血。
10.细菌性肝脓肿必要时可在肝区压痛最剧处或超声引导下施行诊断性穿刺予以确诊。主要应与阿米巴性肝脓肿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