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CO2是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因素,当PaCO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大;PaCO2升高、PaO2降低、和H+浓度增高均能刺激呼吸,因此生理范围内随PaCO2增加而通气量增加。
2.温度增高时分子运动加剧,麻醉药饱和蒸气压增加,输出浓度增加。
3.异氟烷对循环功能有抑制作用,但弱于氟烷和恩氟烷,离体实验发现异氟烷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但是弱于其他吸入麻醉药,血压降低主要是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所致,此与其他氟化麻醉药不同。
4.氯胺酮能同时增加脑血流量和脑代谢率。氯胺酮麻醉时,颅内压随脑血流量增加而增高。
5.闭合气量(CV)是指平静呼气过程中,肺下部小气道开始闭合所能继续呼出的气量。闭合气量+余气量为闭合容量(CC)。
6.特异质反应指患者接受极小剂量的局麻药即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极其罕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7.桡神经浅支为感觉性神经,沿肱桡肌深面向下伴行于桡动脉外侧,桡神经浅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两个半手指背侧皮肤,因此桡神经浅支损伤,手背外侧皮肤感觉丧失。
8.PETCO2监测可直观反映肺通气功能情况,当发生通气不足、上呼吸道梗阻、机械无效腔增加等情况时,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而产生积蓄,导致PETCO2升高。
9.肝脏的自身血流调节能力较差,肝血流非常容易随血压下降而减少。在收缩压高于80mmHg时,因肝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若收缩压低于80mmHg,肝血流量随之减少,肝功能因此受影响。
10.妊娠期,肺活量和闭合容量(CC)无改变。妊娠第24周后,膈升高导致补呼气量、余气量呈渐进性下降,而潮气量较非孕期增大,使妊娠足月期功能残气量(FRC)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