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肾损伤往往同时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实施手术时应该选择经腹切口,便于探查和处理腹腔其他器官的损伤。手术前应了解对侧肾功能,手术中首先应阻断肾蒂血管,控制出血以方便检查和修复损伤。当合并肝脾损伤时与肾损伤相比对生命危害更大,所以应该先行处理,而后再处理肾损伤。
2.肾损伤晚期病理改变:由于持久尿外渗可形成尿囊肿;血肿、尿外渗引起组织纤维化,压迫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可导致肾积水;开放性肾外伤偶可发生动静脉瘘或假性肾动脉瘤;部分肾实质缺血或肾蒂周围纤维化压迫肾动脉,可引起肾性高血压。
3.肾前性AKI常见病因包括:①有效血容量不足,包括大量出血、胃肠道液体丢失、肾脏液体丢失(过度利尿)、皮肤黏膜体液丢失和向细胞外液转移等;②心排血量降低,见于心脏疾病(心包填塞)、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正压机械通气等。
4.肾结核中少数病人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肾自截”。
5.肾结核晚期,病变愈合致使膀胱壁广泛纤维化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壁失去伸张能力,膀胱容量显著减少(不足50ml),称为挛缩膀胱。膀胱结核病变及挛缩膀胱常可致健侧输尿管口狭窄或闭合不全,形成洞穴样输尿管管口,膀胱内压升高,引起对侧肾积水。挛缩膀胱和对侧肾积水都是肾结核常见的晚期并发症。
6.肾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脓尿,严重者呈洗米水样,含有碎屑或絮状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肾结核患者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可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常在尿频之后发生,系膀胱三角区结核性溃疡出血引起。
7.肾动脉狭窄引起血浆肾素水平升高,继发引起醛固酮水平也升高。
8.肾的生理功能: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即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9.肾癌副瘤综合征:见于10%~20%的肾癌病人,常有发热、高血压、血沉增快等。其他表现有高钙血症、高血糖、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贫血、体重减轻、消瘦及恶病质等。
10.肾癌的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骨骼、肝、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