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慢性胰腺炎的X线表现:胰腺钙化和胰腺结石形成,呈斑点状,胰石多位于主胰管内,大小不等。
2.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数表现为脊柱旁肿块,CT上为凸向肺野的结节,有些肿瘤呈哑铃状,椎管内外均有肿块,可压迫、侵蚀邻近骨质。
3.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内为缓慢流动的血液,T1时间长,T2时间也长,故在T2WI上为极高信号,随T2权重的增加海绵状血管瘤的信号也明显增高,称为亮灯泡征。
4.肾梗死是由于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因血栓、栓子或外伤等原因发生栓塞,CT见尖端指向肾门的楔形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区无强化。
5.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表现:初期股骨头皮质下方可出现新月状透亮影(新月征)以及条带状和(或)斑片状硬化。
6.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各类型的癫痢发作,查体可见皮下结节,多发小囊型CT显示脑内多发囊性病灶,死亡虫体可发生钙化。
7.子宫肌瘤密度平扫与子宫肌层一致,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轮廓清晰,边缘光滑,其密度可低于、等于或高于子宫肌层。
8.子宫内膜癌表现为弥漫性生长时,内膜增厚,轮廓粗糙,增强扫描显示内膜呈弥漫性低密度改变;肿瘤呈菜花状、息肉状向宫腔内生长或肿块侵入肌层时,在低密度腔内液与邻近正常肌层的衬托下,表现为宫腔内与肌层间的乳头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灶,增强后子宫壁增厚,肌层强化明显,息肉乳头结节病变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子宫对称性或局限分叶状增大,肿块有坏死可显示肿块内不规则低密度灶。
9.MRI是显示脊椎结核病灶和范围最敏感的方法,可发现椎体内早期炎性水肿。大多数被破坏的椎体和椎间盘T1呈现均匀的较低信号,少数病灶呈现混杂信号;T2多呈现混杂高信号,部分病例呈均匀高信号;增强多不均匀强化。
10.Crohn病肠系膜可有多种改变:①脂肪增生时,肠系膜变厚,肠间距增大。②炎症浸润时,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③肠系膜蜂窝组织炎时,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界限模糊。④肠系膜内局部淋巴结肿大,一般在3~8mm。增强扫描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扭曲。直小动脉拉长、间隔增宽,沿肠壁梳状排列,成为梳样征,常表明Crohn病是活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