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在MR上,3天内的急性血肿T1WI和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MRI上不易发现。在CT上,新鲜的出血CT平扫为高密度。
2.声门型喉癌的CT表现:早期表现为局部声带增厚不规则,表面欠光滑,有强化表现。向前可侵及前联合,并蔓延至对侧声带。肿瘤向后蔓延较少,可侵及后联合、杓状软骨,使杓甲间距增宽,正常为2~3mm。当环杓关节受累时,可影响声带活动,表现为杓状软骨密度增厚、硬化。
3.颅内血肿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病灶,CT值多高于60Hu,在60~90Hu,不会超过94Hu(血肿的CT值上限,即血细胞比容100%时血肿的最高CT值)。
4.脑膜瘤的CT表现:圆形或椭圆形略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影,边界锐利光整,占位效应明显,邻近脑室受压变形与移位,脑沟变窄或消失。增强扫描肿瘤大多呈均一性强化。
5.咽喉部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大部分检查均需用对比剂注射后增强扫描,可使大血管显示清晰,鉴别血管与淋巴结,对病灶的定位和定性也有帮助。
6.软组织肿块T1高信号包含脂肪组织、亚急性血肿、高蛋白物质、黑色素瘤等。
7.肿瘤内含有黑色素,为顺磁性物质,肿瘤呈短T1、T2信号。
8.实质性颅咽管瘤CT上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影,瘤体内斑块样钙化为典型的表现。
9.脊索瘤常见于中颅凹底,CT表现为斜坡、鞍背、后床突及岩骨骨质破坏,代之以圆形或不规则形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可见点片状散在钙化灶或残存的碎骨片。可见中心囊变及出血。增强扫描,病灶可不强化,亦可呈均质或不均质强化。
10.畸胎瘤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可见水样密度、脂肪密度、软组织密度、钙化及骨组织密度成分,因此典型卵巢畸胎瘤的X线表现为盆腔内骨组织及牙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