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颅面血管瘤病CT平扫:面部血管瘤的同侧大脑半球皮质钙化,呈宽大锯齿状或脑回状,伴同侧半球皮质萎缩或发育不良,相应蛛网膜下腔扩大。同侧颅腔缩小,颅板增厚。增强扫描:钙化的周围畸形血管发生强化,呈脑回状,有时可见向深部引流的扭曲静脉。同侧侧脑室脉络丛多明显强化。
2.肾囊肿CT表现:肾实质内见单发、多发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等均匀低密度区,呈水样密度,病灶边界清楚锐利;增强扫描示病灶边界更加清楚,囊壁菲薄且光滑,病灶无强化。
3.骨样骨瘤X线、CT表现:多见于股骨及胫骨的骨干、脊柱的椎弓、距骨,表现为0.1~1.5cm的瘤巢透亮区及周围明显的骨质硬化,瘤巢内常见小点状钙化。
4.当向静磁场中的人体发射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的RF脉冲时,就能将RF脉冲能量传递给质子而出现磁共振现象,这个频率就称为共振频率。
5.胸膜腔X线解剖:胸膜可分壁层和脏层。①脏层紧贴肺的表面,并伸入斜裂和右肺的水平裂。②壁层衬于胸壁的内面、膈的上面及纵隔的两侧。正常胸膜衬于肺表面,磁共振不能显影。
6.CT检查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肿瘤的发展方向、肿瘤的分期有重要价值。鼻咽癌CT平扫呈等密度,一般无囊变或钙化。在注射对比剂后,肿瘤呈轻度强化。
7.肾盂旁囊肿有时不易与肾积水鉴别。CT平扫可显示肾的形态,静脉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能清楚地显示肾积水程度和肾实质萎缩情况。肾盂旁囊肿造影剂不进入肾盂。所以,CT增强可以鉴别肾盂旁囊肿和肾盂积水扩张。
8.窗位是指窗宽上限所代表CT值与下限所代表CT值的中心值。
9.脂肪肝增强扫描:显示肝脂肪变性区增强特征与正常肝一致,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病变区域内血管分布正常、无推移包绕等占位改变。
10.MRI的主要限度:①对钙化的显示远不如CT。②难以对以病理性钙化为特征的病变作诊断。③对质子密度低的结构如肺、皮质骨显示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