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内容: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
2.枕骨大孔的后上方邻近小脑半球下面内侧部的小脑扁桃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因受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时,则形成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3.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起源于骨髓网织红细跑,最常受侵的部位为中轴骨及四肢近侧长骨,按发病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型,症状主要为骨骼疼痛、软组织肿块及病理骨折。
4.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以长骨和脊柱多见。长骨病变通常位于干骺端,呈偏心性吹气球样膨胀性改变。
5.化脓性骨髓炎主要应与尤因肉瘤鉴别,急性骨髓炎临床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骨质破坏范围大,可有明显死骨形成;尤因肉瘤起病慢,骨质破坏呈筛孔状,一般无死骨形成,常可见葱皮样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块为实性肿块。
6.骨质疏松是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都减少,但两者的比例仍正常。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致使骨质变软。
7.强直性脊柱炎可累及滑膜关节、软骨性关节及肌腱和韧带于骨表面的附着部,多从骶骼关节开始向上发展,依次累及腰、胸、颈椎。
8.寰枢椎关节间隙增宽:侧位片上寰椎前弓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之关节间隙增宽,此征象为诊断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根据,此关节间隙正常成人均在2mm以下,若超过2mm应怀疑有脱位可能。儿童在4mm以下。
9.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变进展可出现腹痛、黄疸、体重明显下降,也可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乏力等症状。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
10.基底节又称基底核,位于白质内,位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其中,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