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一、感知觉
1、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组织性、细致性以及概括性的不断发展上。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并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概括,并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此外,还可以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2、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在教学中,幼儿教师既要考虑如何安排教学活动,能使幼儿最快地进入状态,又要防止幼儿产生疲劳。另外,老师也要注意防止幼儿的嗅觉适应,多通风换气,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3、联觉:教师应该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和活动,只有这样,不同的感觉才能协同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刺激,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
4、知觉的特性与幼儿活动:教师要积极引起幼儿的注意,减少环境中无关因素的刺激。
5、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与幼儿活动: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被知觉为对象。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片、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所传递的内容。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更好理解。
二、思维记忆和言语
1、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
(1)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表面性、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