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
2.肝性脑病治疗:导泻或灌肠可以清除肠内容物和积血。常用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30~60ml导泻;弱酸性溶液灌肠可保持肠道呈酸性环境,乳果糖灌肠最常用。禁用碱性肥皂水灌肠。
3.鞘膜腔是由睾丸鞘膜的脏层贴于睾丸和附睾表面,并在睾丸后缘折转向前移行成睾丸鞘膜的壁层,两层之间形成的,内含少量浆液。
4.动脉瘤样骨囊肿以长骨和脊柱多见,脊柱的病变呈特征性的膨胀性改变,常累及椎体后部或整个椎体。
5.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其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继发性腹膜炎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6.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分泌细胞(C细胞),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囊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呈未分化状。
7.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症、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症。
8.环境中碘缺乏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
9.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类风湿结节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尺骨鹰嘴下方、跟腱、滑囊等处。结节大小不一,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
10.肠易激综合征(IBS)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而腹泻便秘交替型属于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在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基础上,反复发作的腹痛,近3个月内发作至少每周1次,伴下面2项或者2项以上症状:①与排便相关;②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③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