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去氨加压素:抗利尿作用强,而无加压作用,不良反应少,为目前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首选药物。去氨加压素制剂的用法: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剂。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
3.暂时性糖尿:暂时性糖尿可见于饮食性糖尿、精神性糖尿、妊娠期糖尿、应激性糖尿、新生儿糖尿和药物性糖尿等。
4.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血糖达到或超过33.3mmol/L(一般为33.3~66.8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达到或超过320mOsm/L(一般为320~430mOsm/L)可诊断本病。
5.硫脲类药物(丙硫氧嘧啶)的药理作用: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进而抑制酪氨酸的碘化及偶联,减少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6.糖尿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病变通常为对称性,下肢重于上肢,以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而运动神经症状较轻。
7.下丘脑-神经垂体内分泌:神经垂体的内分泌,实际是指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等部位大细胞神经元轴突延伸投射终止于神经垂体,形成下丘脑-垂体束。这些神经内分泌大细胞可合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催产素)。
8.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①血糖水平:低血糖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肝脏释放大量的葡萄糖入血,使血糖升高;反之,则分泌减少。②激素的调节:胰岛素和生长抑素可以直接抑制相邻的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9.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最常见而重要,常发生于老年病人(60岁以上)、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药物剂量过大、体力活动过度、进食不规则或减少、饮含酒精饮料等为常见诱因。
10.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手术切除腺瘤是该病最佳治疗方法。如4个腺体均增大,提示为增生,则应切除3个腺体,第4个切除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