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遍体或特定部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疖病,其生于发际处又称“发际疮”,生于臀部又称“坐板疮”,一般较难治。
2.癫证痰气郁结证证候: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其治法为: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3.胃脘痛,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
4.咳嗽风热咳嗽证证候: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5.日月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6.金黄油膏、玉露油膏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等病。
7.少阳病证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辨证要点:本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辨证依据。
8.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的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方药: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9.泌尿男性疾病气血瘀滞证:症见睾丸硬结,少腹或会阴胀痛或刺痛,排尿困难或闭塞不通。治宜行气活血。
10.输血及血液制品都可能传播疾病,其中最常见且严重的是输血后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