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子宫的功能是主行月经、分泌带液、种子育胎、发动分娩、排泄恶露。
2.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又称“月信”、“月事”、“月水”。月经有月节律的周期性,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带下的产生是脏腑、津液、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3.月经先期脾气虚证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方药: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4.月经后期肾虚证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暗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面部暗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养血调经。方药: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
5.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治法:疏肝理气调经。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月经先后无定期脾虚证治法:补脾益气,养血调经。方药: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7.崩漏脾虚证主要证候: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白光)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方药: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8.闭经阴虚血燥证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红质稠,渐至月经停闭不行;五心烦热,颧红唇干,盗汗,甚至骨蒸劳热,干咳或咳嗽唾血;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9.闭经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痛经寒凝血瘀证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