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肱骨外上髁炎检查:密耳(Mill)试验阳性:前臂稍弯曲,手呈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2.腕管综合征好发于30~50岁年龄段的办公室女性,我国女性与男性之比为7.5:1。
3.腕管是一个骨纤维管道,有一定的容积,在正常情况下,指浅、深屈肌腱在腕管内滑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但当局部原因使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到直接压迫,就会产生神经功能的障碍。
4.腕管综合征临床表现:后期患者出现鱼际肌(拇展短肌、拇对掌肌)萎缩、麻痹及肌力减弱,拇指外展、对掌无力,握力减弱。拇、食、中指及环指桡侧的一半感觉消失;拇指不能单侧外展(即拇指不能与掌面垂直)。
5.腕管综合征检查:叩击试验阳性:检查者轻叩击掌侧腕横韧带正中神经走行处时,可引起手指正中神经分布区放射性触电样刺痛,为阳性,阳性率约为61%。
6.腕管综合征检查:掌屈试验:当腕关节掌屈或背屈至90°,并持续1分钟后,手的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感觉异常者为阳性,其阳性率为70%。掌屈试验(Phalen试验)时,不仅是腕管内肌腱向掌侧移位,压迫正中神经,还可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挤压正中神经,使症状加重。而腕背伸90°时,虽屈肌腱移向腕管背侧,但腕管内压力升高可达腕掌屈时的2~3倍,同样可加重症状。
7.旋前圆肌综合征: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抗阻力旋前时疼痛加剧。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一般无夜间疼痛,此特点可与腕管综合征相鉴别。
8.胸腔出口综合征,又称胸腔出口狭窄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可直接压迫臂丛神经,或是由于前斜角肌挛缩、炎性刺激而使颈脊神经前支受累,以致引起上肢症状,多以感觉障碍为主,并可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及肌力减弱等。
9.腕管综合征治疗取穴与部位:阿是穴、曲泽、内关、大陵、鱼际、劳宫、阳溪、阳池、列缺、合谷与手厥阴经等穴及部位。
10.腕管综合征治疗手法:医生双手握患者掌部,一手在桡侧,另一手在尺侧,而拇指平放于腕关节的背侧,以拇指指端按入腕关节背侧间隙内,在拔伸情况下摇晃腕关节;然后,将手腕在拇指按压下背伸至最大限度,随即屈曲,并左右各旋转其手腕2~3次;再用拇指点揉曲泽、内关、大陵、鱼际等穴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用摇法摇腕关节及指关节,捻指关节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