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暑、火、燥三邪共同致病特点是伤津。
2.三焦运行水液:《素问》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说明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之道路。
3.脾肾阳虚证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4.“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真虚假实。
5.肺为娇脏,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6.体质决定发病倾向,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等。
7.心、肝、脾、肺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
8.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阴偏衰。
9.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在脉外之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不会漂浮失散而无归,津液丢失则气无所依附,气随津脱。
10.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