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厥阴证辨证要点: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为辨证依据。
2.寸口分候脏腑中,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的疾病。
3.代脉: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等病症。
4.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瘀血内停。
5.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为宗气不守。
6.寒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7.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其脉象特征是脉律不齐,表现为有规则的歇止,歇止的时间较长,脉势较软弱。
8.水痘:指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者。因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属儿科常见的传染病。
9.寒热往来是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应,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
10.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