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法则为: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纠正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
2.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3.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见上皮细胞管型。急性肾炎和急进性肾炎可见红细胞管型。
4.主动脉瓣狭窄临床表现:晕厥见于15%~30%有症状的病人,部分仅表现为黑矇,可为首发症状。
5.MBL途径是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途径。其诱导物或激活剂是机体的炎症反应急性期时相性蛋白产生的MBL和C反应蛋白等,后者与病原体结合而启动绕过C1的MBL途径。MBL激活途径发生在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
6.过敏反应由同种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所致,可引起发热等症状,而血红蛋白尿和肾衰时见于输入异型血造成的溶血反应。
7.参与直接凝集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M抗体,它是五价的,分子量大;而IgG是二价的,分子量小。
8.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抗体补体无关。
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静息型、初发型、恶化型、变异型。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0.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