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钾血症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P波幅度下降,随后出现QRS增宽。
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淋巴癌的80%-90%,主要分为前体淋巴细胞肿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在我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约占所有NHL的30%-40%,是最多见的NHL类型。MALT淋巴瘤(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仅占所有B细胞淋巴瘤的7%-8%。NK/T细胞淋巴瘤约占所有NHL的5%-20%。蕈样霉菌病是一种成熟T细胞淋巴瘤,较为少见。滤泡性淋巴瘤约占NHL的5%-10%。
3.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其临床特点为淋巴结外受侵多见,易合并白血病,病程很不均一。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生肝衰竭的几率较小。
5.高血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一般不呈恶性进展,常伴有低血钾,血钾浓度在2-3mmol/L,往往为持续性。
6.魏尔啸淋巴结通常指肿瘤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7.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多见于老年轻型糖尿病者,患者大多先前无糖尿病病史或仅有轻症糖尿病。此病以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为特点,而酮症酸中毒不明显;治疗用低渗盐水有引起继发脑水肿的危险。
8.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使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率和有效滤过压下降速率均减慢,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长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
9.静脉滴注右旋糖酐后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主要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10.静脉注射呋塞米能迅速扩张容量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在利尿作用发生前即可缓解急性肺水肿,是急性肺水肿的迅速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螺内酯也是保钾利尿剂,其作用机制是拮抗醛固酮,主要用于治疗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氢氯噻嗪是中效利尿剂,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疗效较好,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氨苯蝶啶是保钾利尿剂,临床上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乙酰唑胺是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治疗青光眼、急性高山病、碱化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