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肝炎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黄,患儿可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
2.胆道闭锁所致黄疸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色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发展为肝硬化。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CD4)。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都有感染的危险性。其他还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途径等。HIV选择性的侵犯CD4分子,主要有CD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
4.小儿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多。年龄越小需水量越大。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水150ml,以后每3年递减25ml,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水约100ml。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有各种器官功能紊乱。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6.早产儿视网膜病分期:Ⅰ期: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Ⅱ期:白色分界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的嵴形隆起。Ⅲ期:嵴形隆起愈加显著,呈粉红色,此期伴纤维增生进入玻璃体。Ⅳ期:部分视网膜脱落,根据是否累及黄斑可分为a,b两级:Ⅳa为周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Ⅳb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Ⅴ期:视网膜全脱离,常呈漏斗型,伴有广泛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
7.发绀也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表现。
8.新生儿颅内出血,硬膜外出血和硬膜下出血多见于足月新生儿,常由机械性创伤所致,原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实质出血多与窒息密切相关,脑室内及脑室周出血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类型。
9.咽结合膜热常发生于春夏季节。
10.重症肺炎严重缺氧,无氧酵解增加,加以高热、饥饿、吐泻等原因,常引起代酸。CO2潴留,H2CO3增加又可导致呼酸,缺氧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钠泵失调,钠进入细胞内,可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若消化紊乱,吐泻严重,钠摄入不足,可致脱水及缺钠性低钠血症。酸中毒血钾通常增高,但若吐泻及营养不良则血钾常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