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哈佛考试

易哈佛 \ 考研中医 \ 《针灸》通关考点51条
《针灸》通关考点51条
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2.少商穴主治: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癫狂。

3.上星定位:在头部,囟会穴前1寸;或额前部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热病,疟疾;癫狂。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4.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5.针灸治疗高热,主穴为大椎、十二井或十宣、曲池、合谷。神昏配水沟、内关。

6.胃痛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配穴:寒邪犯胃配胃俞、神阙。饮食停滞配下脘、梁门。肝气犯胃配太冲、期门。气滞血瘀配膻中、膈俞。脾胃虚寒配神阙、气海、脾俞。胃阴不足配胃俞、三阴交、太溪

7.“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范畴,是指气虚下陷证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病证,如久泻、久病、遗尿、脱肛等,常取百会、神阙、气海、关元等穴施予灸法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8.《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9.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10.灸法的作用包括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