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简介(试读内容):
1.在急性肾衰竭患者少尿期,需紧急处理的电解质失调是高钾血症。
2.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主要是指病因通过改变体液因子的数量或活性,引起内环境紊乱。
3.缺氧时肺血管收缩的主要代偿作用是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4.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TXA2。
5.碱剩余(base excess,BE)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若用酸滴定,使血液pH达7.40,则表示被测血液的碱过多,BE用正值表示;如需用碱滴定,说明被测血液的碱缺失,BE用负值来表示。
6.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称为慢性肾衰竭(CRF)。
7.血清钾浓度高于5.3mmol/L称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时体内总钾量可增多、正常或缺乏。
8.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主要是通气过度。
9.功能性分流是指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10.细胞外液的组织间液和血浆的电解质在构成和数量上大致相等,在功能上可以认为是一个体系,阳离子主要是Na+,阴离子主要是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