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试读内容):
1.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阳陵泉。
2.“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3.治疗高热的主穴,除十二井穴、十宣外,还包括大椎、曲池、合谷。
4.治疗脾虚型带下病,应选取的配穴是足三里、脾俞。
5.无瘢痕灸多用于治疗虚寒病证。
6.治疗咽喉肿痛之入夜发热者,可配三阴交、复溜。
7.在额部,两眉头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的腧穴是印堂。
8.针灸治疗不孕症之痰瘀互结者,宜配阴陵泉、膈俞。
9.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的是悬钟。
10.头穴线中的顶颞前斜线的定位是督脉前顶穴至胆经悬厘穴的连线。